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品牌 >   正文

不负沃野,为了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不负沃野,为了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来宾纪实】

2023 年 12 月 14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宾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

来宾市作为广西第二大蔗糖产区,2024 年全市糖料蔗种植面积达到 182.85 万亩。行走在“桂中糖都”来宾,放眼望去,皆是郁郁葱葱的甘蔗林。微风轻拂,甘蔗林轻轻摇曳,摇曳出桂中大地最为壮阔的绿色海洋,那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韵律、生命的甜蜜。

不负沃野,为了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图1)

凤凰镇数字甘蔗示范应用基地(来宾市糖业发展局 供图)

“甜蜜事业”的守望者

五月,万物竞秀。走进兴宾区桥巩镇岜山村糖料蔗种植基地,目光所及都是绿油油的甘蔗,空气中满是大地草木的清香,还有一点甘甜的味道,让人神清气爽。

“你们刚才经过的路,两边都是我的甘蔗地。”在村口,我们见到了被村民们称为“军哥”的谭成军。

谭成军是岜山村峦山屯土生土长的壮家人。“我种了 30 年的甘蔗!”说起种甘蔗的经历,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自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大多数农民对甘蔗种植还缺乏认知的时候,谭成军就开始种甘蔗了。除去开支,每亩甘蔗净赚不少钱,很快就成了“万元户”。村民们纷纷跟着投入甘蔗种植行列,峦山屯近 300户1000 多人口,现在家家户户都种甘蔗,人均种蔗面积超 8.6 亩,仅谭成军就种了 1200 多亩。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对良种需求和种植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谭成军成立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陆续购置种蔗机械设备手扶拖拉机、抓机、装载机等 50 多台(套),为合作社近 2000 亩和周边 300 多户蔗农一万多亩糖料蔗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在来宾市糖业发展局(以下简称来宾市糖业局)的指导和推动下,谭成军建起了 1000 多亩的糖料蔗良种基地。“有桂糖 42 号、桂糖 44 号、桂柳 05136 号等新品种,都是糖业部门宣传推广的高糖高产品种。”现今已 60 岁的谭成军,望着大片正在拔节生长的甘蔗,眼里装满了绿色的希望,他的笑脸在五月和煦的阳光中迎风绽放。

在兴宾区凤凰镇黄安村“双高(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连片的甘蔗绿意盎然、长势喜人,犹如青纱帐般随风起伏,蔚为壮观。这是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个万亩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基地率先实施良种化、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模式,甘蔗产量提高的同时,蔗农也增加收入,辐射带动 2.5 万名蔗农增收致富。

黄安村甘蔗种植户余云开是个老蔗农了,2015 年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创建了一个规模 6052 亩的“双高”糖料蔗基地,涉及 352 户农户,全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通过糖料蔗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如今的桂中大地呈现出一幅幅“田成方、地成块、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现代农业生产新画卷。

“甜蜜事业”的推动者

“每年 120 万吨的甘蔗刚够我们‘吃饱’!对于我们糖厂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也就是甘蔗。充足的原料供应是糖厂的生命线。”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分管农户工作的副总经理农建殿深有体会地说。

“要保证制糖企业‘吃饱’,就必须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一根甘蔗,一头连着国家食糖供给安全,一头连着千万蔗农增收和产业工人就业稳定。”来宾市糖业局主要负责人说。为了确保糖厂“吃饱吃好”,来宾市糖业局率先组织开展糖料蔗高产高糖“双高”基地试点建设,建成万亩连片基地22 个、3000 亩以上连片基地 49 个,“双高”基地面积达 106.3 万亩,平均亩产 7.5 吨以上,比非“双高”每亩增产 2 吨。基地带动示范效用明显,为端稳“糖罐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兴宾区石牙镇,谭蓬村的张小霞脸上带着笑容说:“这片地有将近 100 亩,原来是种桉树,2022 年退桉还蔗时我就承包下来种甘蔗。”张小霞通过土地流转整合种了 180 多亩地,全部是良种甘蔗。“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我是河南周口市的。”“张小霞在广东东莞打工认识了丈夫,后来就跟着丈夫回到兴宾区安家落户了。”镇人大主席覃长现笑道,“她是我们石牙的最美外来媳妇,会说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和来宾话,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是潭蓬村委女委员。”

“你看,现在的甘蔗长得多好啊!”这片地是在清理桉树后种上的甘蔗,才五月份,甘蔗已经有人那么高了。张小霞脸上飞满红霞:“在糖厂技术员的指导下,用微生物菌肥对土质进行改良,下种时多施一些农家肥,这样就不会影响到甘蔗的生长了。2023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宾视察糖业发展情况后,我们对发展甘蔗产业更有信心了!”说到这里,张小霞有点兴奋,“市糖业部门出台措施,支持鼓励使用喷灌、淋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模式种植甘蔗,以后种甘蔗也可以旱涝保收了。”

石牙镇地处两市三县(区)九个乡镇交界处,居住着壮、汉、瑶等民族群众 4.6 万人,是兴宾区的老蔗区。石牙镇主要负责人感慨万千:石牙镇的进厂料蔗曾经是东南各乡镇的“一哥”,甘蔗产业独领风骚好几年,后来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甘蔗地慢慢被桉树蚕食。最低潮时,全镇的进厂料蔗不到 8 万吨。这几年通过政策宣传和引导扶持,特别是开展“桉退蔗进”耕地恢复行动以来,石牙镇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有甘蔗种植面积 4 万亩,2023 年 /2024 年榨季进厂料蔗达23 万吨。

近几年,石牙镇实施“桉退蔗进”行动,完成退桉 17457.7 亩,还蔗 16392.7 亩。来宾市甘蔗保护区耕地恢复面积 39.98 万亩,种植糖料蔗 34.47万亩。像张小霞这样退桉以后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甘蔗生产的大户,多的有六七百亩,少的也有过百亩。

“2019 年起,对新翻种或扩种的高产高糖良种糖料蔗给予 350 元 / 亩种植补贴和进厂原料蔗加价30 元 / 吨的政策。为推动甘蔗产业发展,我们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来宾市糖业局主要负责人深有体会,“自 2023 年起,推行新一轮糖料蔗脱毒种苗每亩 600 元、健康种苗每亩 330 元差异化补贴,并实行良种糖料蔗进厂加价 30 元 / 吨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市甘蔗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2023 年 /2024 年 榨 季, 来宾全市进厂料蔗 902.33 万吨,种蔗农户稳定在 13.2 万户左右,涉及蔗农 52 万人左右,蔗农种蔗直接收入 50 亿元以上,人均 9600 元,占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30%以上,蔗糖产业是来宾市涉及面最广、受益农民最多的百亿产业。2023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宾视察糖业发展情况,极大激发了全市各族群众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情和干劲。2024年全市甘蔗种植面积达 180 万亩,一根甘蔗把各族群众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有了市糖业局、乡镇、村、企业上下一心的推动,来宾市的甘蔗产业蒸蒸日上,正像习近平总书记祝愿的,“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不负沃野,为了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图2)

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利用蔗渣生产的环保餐具(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 供图)

“甜蜜产业”的领跑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我国糖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提质、降本、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来宾市糖业局积极拓展蔗糖产业链升级增效,指导推动制糖企业将一根甘蔗“吃干榨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带动蔗糖精深加工等产业集聚发展。

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同行业最大的以机制糖、浆纸和生物工程为主导产品的企业集团之一,除了生产机制糖外,公司还充分利用制糖产生的副产品,延伸出多条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蔗渣中 90% 以上的蔗髓可回收供锅炉燃烧用于发电,粗蔗渣则作为造纸原料,集团纸业年产浆纸规模达 15 万吨。

近年来,来宾市发展了蔗糖、蔗渣、蔗叶、糖蜜、滤泥五大产业,坚持“以链兴糖”,全方位推动“甜蜜产业”高质量发展。国盛食品、来冰食品等5 家企业,以蔗糖为原料,推进“甘蔗—制糖(白砂糖)—冰糖系列产品、焦糖色素、高品质红糖”精深加工产业链,全市冰糖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 12万吨,产值 8 亿元以上,成为全区最大的冰糖生产基地。

“甘蔗叶特别适合做成饲料,完全是变废为宝。”以饲料加工为主的宏秀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世满说。蔗叶、蔗渣、糖蜜混合通过微生物发酵做成的全价青贮饲料,富含维生素,氮含量高,极富营养价值,味道比较香甜,牛喜欢吃,成本还低。周世满对自己养的牛很满意:“很少生病,每头都有六七百公斤呢。所以不管牛价怎么波动,因为我投入少,有市场竞争力,多多少少还是有盈利的。另外,农户把蔗叶给我,我养牛产生的牛粪可以给他们拿去种甘蔗。”这样就形成了“种蔗—蔗叶回收—饲料—养牛—牛粪回田”蔗叶产业链,蔗叶饲料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甘蔗制糖后残留的棕褐色黏稠液体就是糖蜜,它是生产酵母、酵母提取物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原料。法国乐斯福集团广西丹宝利酵母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靖介绍,公司除了开发多种酵母产品,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取酵母后的废液用于生产有机肥,肥料返回甘蔗种植,形成了“甘蔗—制糖—糖蜜—酵母、酵母提取物、焦糖色素—废液—有机肥—甘蔗种植”糖蜜综合利用产业链。

有了这些链上产业的加持,蔗糖产业在来宾市一、二、三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制糖及综合利用产业对全市税收的贡献率在 15%以上,成为“甜蜜产业”的有力领跑者。

沃野不负有心人,赢得东风满目春。来宾市糖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端牢“糖罐子”的殷殷嘱托,带领全市蔗农万众一心,在桂中大地种下一行行茁壮秀美的甘蔗诗行,铺展开一篇篇“甜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锦绣华章,描绘出一幅幅各族人民生活甜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彩图画。

(来源:广西三月三杂志社,作者:韦兴宗)

制作 / 潘远虹

初审 / 苏朝 黄其龙

复审 / 韦运益

终审 / 吴玉富

监制 / 韦花荣

[责任编辑:东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