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柳州》专家研讨会
《柳柳州》新闻发布会
在我国文脉昌盛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骚客犹如苍穹之上的繁星,璀璨夺目。柳宗元就是其中光芒四射的一颗。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亦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柳柳州”之称源自柳宗元最后的被贬之地,即其生命的终点——广西柳州。千百年来,柳宗元和柳州“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二者相互辉映。柳江植柳、解放奴婢、兴办学堂、修筑城墙、推广药方、传承“五禽拳”等,让柳宗元在柳州永世流芳。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广西文化产业集团联合出品,广西歌舞剧院创排演出的民族歌剧《柳柳州》,再现的正是柳宗元在柳州度过的人生最后岁月,虽屡遭贬谪、仕途失意,但他初心不改、情系苍生。该剧刻画了柳宗元视国家为生命、以民生为己任的文人士大夫形象,热情讴歌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公仆情怀。
乡仆柳宗元再现舞台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鬓角犹带湘南雪,马蹄又踏桂北云……”近日,《柳柳州》正在紧张的排练。《柳柳州》已经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台艺术创作行动计划”、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并将作为即将开幕的第十二届广西剧展的开场大戏,备受各界关注。
提起柳宗元,人们首先想到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事实上,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815年至819年,柳宗元几度被贬至百越之地,担任柳州刺史,直至生命的终结。在柳州期间,柳宗元怀着“利安元元” (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官为民役”的理想,实现了从“北望长安梦未休”到“我的长安是柳州”的崇高转变。因为柳宗元姓柳,又是柳州一州之长,因此他也被后人称为“柳柳州”。
《柳柳州》自2022年立项,历经2年多时间创作打磨,在还原真实历史的基础上深植时代精神,用当代艺术语言生动地讲述柳宗元的故事。
“总导演查明哲、编剧常剑钧、作曲杜鸣等主创人员均为我国当代舞台艺术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提起该剧的主创团队,广西歌舞剧院院长费强形容其为“强强联合、互补生辉”。“常剑钧在戏剧构思、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形象刻画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让《柳柳州》有了‘形’。剧目创排期间,查明哲驻扎剧组,对剧中人物的塑造和风格的把控有独到的见解,让《柳柳州》有了‘魂’。杜鸣在音乐创作上将古典、民族及当代的技法进行完美融合,让《柳柳州》有了‘神’。”他说。
今年4月11日至12日,广西“三月三”期间,《柳柳州》作为2024年广西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进京展演剧目之一,在北京中央歌剧院剧场首演。演出现场氛围热烈,观众给予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演员数次返场谢幕。
此后剧组辗转行程6000余公里,先后在德州、青岛、佛山、珠海等地演出30余场。演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柳宗元文化热潮,受到业内专家和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直至5月24日、25日,《柳柳州》2024年全国巡演在柳州收官,以特别的方式向柳柳州致敬,也受到了柳州市民的特别欢迎。《“官为民役”才是真》《我的长安是柳州》《千古一人柳柳州》等唱段令柳州观众惊喜不断。
“很自豪,柳宗元与柳州结缘,是柳州人的幸运。通过舞台艺术作品穿越历史,走进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今天的我们深受感动和启迪。”柳州市民李子石说。
今年7月,《柳柳州》被列入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4—2025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
跨越千年,柳柳州的故事再次重现,不管是剧中对柳宗元艰难跨越和情感升华的心理刻画,还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绚烂交织、唐诗乐府和广西民族山歌的相互碰撞,都让人深受感染和触动。观众纷纷表示,“柳宗元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感受到广西民族特色。”“唱词非常优美。”“柳宗元为民着想的心,为国着想的抱负,非常打动人。”
抚今追昔的深刻启迪
“多情最是柳州柳,春风抽绿映碧流,江山从此不平庸,千古一人柳柳州。”
广西要如何写好柳宗元的故事?为什么要在当下演绎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柳柳州》的编剧——一级编剧、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原主任常剑钧说,唐诗与山歌的对话碰撞,是他最早的灵感来源。
“要写好柳宗元,必须要塑造一个生动且感人至深的柳宗元人物形象。”常剑钧坦言,“我的长安是柳州”是他经过多次修改才蹦出来的唱词,也是全剧的灵魂。创作《柳柳州》时,常剑钧选取柳宗元任职柳州刺史的4年,这既是柳宗元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一生的理想抱负与仕途成就的总结所在。
重修文庙、传播儒学、教化民众、解放奴婢、种柑植柳、开荒挖井……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为政一方、造福万民的事迹至今仍被后人铭记。正如郭沫若先生诗中所述:“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之所以选择柳宗元在柳州生命的最后4年为情节主线,是为了让当今的观众更好地抚今追昔,更好地敬畏历史、敬畏传统。观众可从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先贤身上得到人生的启迪和精神的洗礼。
为什么要取名为《柳柳州》?常剑钧介绍:“因为柳宗元本来就有‘柳柳州’之称,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戏剧性巧合能唤起当今观众的亲和感、亲切感。”
“这部戏剧表达的是风雨人生途中的多情跋涉、踏歌长行,塑造了一个真正融入人间真情、深情、爱情,满怀为民之心的柳宗元。”总导演查明哲表示,该剧的戏剧冲突主线以人物内心冲突为主、外部冲突为辅,着力揭示柳宗元由“北望长安”到“情归柳州”的内心情感冲突、变化,并由此完成该剧主题的深化与升华。同时,注重心理刻画、抒情色彩的唱段设置和音乐表达,在歌队、舞队和歌舞场面铺排上尽染百越文化特色。
在舞台上,柳宗元的坎坷经历和他政治理念的变化牵动着观众的心,本剧的主旨内涵、人物塑造和形象意义都已经超脱对古人的敬仰,而与时代同鸣共振,深邃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强大饱满的情感力量让观众深受触动。
今年4月12日,《柳柳州》在北京召开了两场专家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柳柳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柳柳州》是一部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歌剧。
一轮明月照古今。柳宗元文化在八桂大地生根发芽,成为广西文化的重要一脉。《柳柳州》突出在传承与创新中抒写时代精神,将柳宗元“官为民役”“为天下者本为仁”的民本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这也正是当前广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融合共生
《柳柳州》是一部兼容古典浪漫主义与诗化现实主义、并蓄中原文化深厚底蕴和百越文化鲜丽色泽的民族歌剧作品,既有中原唐诗乐府和广西民族山歌的碰撞、结合与交融,又有多重时空的跨越和交织。舞台上,诗歌与音乐旋律交织融合,观众仿若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与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
常剑钧表示,民族歌剧《柳柳州》把广西的地域文化和中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是该剧最大的特色。
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成就了《柳柳州》。除了柳宗元,《柳柳州》还塑造了螺蛳妹、侬咧、峒佬、百越歌仙等地域色彩浓郁的人物。剧情融入唱山歌和“高山流水”的敬酒习俗,以感谢柳宗元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剧中的结尾是柳州百姓排开“百家宴”,为出远门的亲人折柳饯行。
唱段设置和唱词创作则从人物出发,既有唐诗词韵味又兼具当地俚语色彩,雅俗共赏。音乐创作除了古典元素,还纳入柳州当地及广西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使之既符合人物性格,又为升华主题提供坚实的音乐支撑。
“如果说诗词韵味的唱词加上古曲古调,在空间上显示出古代以中原文化中心的音乐特征以及文化之美,那么七字句的山歌风唱词搭配广西民族民间音乐曲调,再以独唱、对唱、众唱、一领众和等方式呈现,则营造出鲜明的地域色彩。”该剧作曲杜鸣说,广西地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的融合,不仅展示了柳宗元对柳州风土人情的接纳,突出了柳宗元心境的变化,也足以体现歌剧中在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探索,让观众在享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故事背后的情感深度和文化韵味。
《柳柳州》对主题的挖掘和呈现、对艺术的创新和延展同样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剧本》月刊主编武丹丹认为,《柳柳州》的选题独特,具有广西地域特色,极具文学性。她表示,这部作品能给人带来文化力量、历史价值和精神洗礼,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优秀作品。
剧作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原一级巡视员吕育忠也对《柳柳州》高度认可,认为该剧为历史题材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当下的时代旋律相顺应、相协调,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表示,《柳柳州》给他留下了中国古代文人精神气象和人格风范的难忘印象。他期待该剧成为在全国歌剧舞台上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代表性作品。
“广西造”的“最广西”
都说戏捧人,人捧戏。舞台上,身着宽袍大袖的“柳宗元”因北望长安不得返而迷茫纠结,但也会在长途跋涉后听到天籁般的山歌而心情舒朗,又会在看到民众被强迫为奴而满腔愤怒,最后因悟得“官为民役”而豁然开朗……在演员的倾情演绎下,存在于典籍里的一代宗师成为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生动具象的“人”,让观众不禁投入剧情,触碰历史。
在《柳柳州》中饰演柳宗元的是广西歌舞剧院的青年男高音王良,他在原创音乐剧《血色湘江》中饰演的男主角陈湘同样让人惊艳。作为广西歌舞剧院培养的优秀人才,王良形象好、唱功扎实。接到演出任务后,他不仅大量研读柳宗元相关史料文献,还勤于向声乐、话剧、戏曲方面的老师请教,从对古人行走坐卧姿态的模仿、人物对白的打磨、唱段中情感的融入与表达等方面,一点点地为“柳宗元”注入灵魂。
在《柳柳州》中,王良对人物的再创造不是一枝独秀。于添琪、赵俊男对“唐月”情感心理的细腻演绎,庄政对“刘禹锡”超凡思想境界的呈现,银悦西、廖文卓对“螺蛳妹”活泼性格和民族风韵的塑造,朱君对“桂姑”厨娘兼间谍双面身份的刻画……构成了《柳柳州》不可或缺的部分。
据了解,《柳柳州》全部使用广西本土演员。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整合了旗下广西歌舞剧院、广西杂技团、广西交响乐团资源,组建由优秀声乐演员、交响乐演员、舞蹈演员、杂技小演员组成的团队,并从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遴选出优秀的师生代表参与排演。
一部重点剧目,外请一两位成熟演员加上自身班底是当下很多院团的做法,既能保障演出效果又能带动团队提升。《柳柳州》为何要使用全套本土班底呢?
“这既是我们多年来注重对本土人才培养的思路和结果,也是打造‘广西有戏’品牌的必经路径。”费强说,广西歌舞剧院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请名师、强培训,考核与激励并重,建立人才选、用、育、留的闭环管理,培育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艺术人才。在此次《柳柳州》剧目创排中,年轻演员在演唱、表演、台词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舞美、音响、灯光等岗位人员也获得快速成长,实现了既培养锻炼演员又能打造技术团队的目标。
《柳柳州》的成功,不仅在于院团和主创对剧目的精心打磨,更在于广西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仲呈祥认为,一方面,该剧以广西最擅长的民族歌剧,让历史上的中原唐诗词与当代广西民歌乃至世界歌剧交融互鉴、整合创新;另一方面,广西研究柳宗元的编剧常剑钧和导演查明哲强强联合、互补生辉,并配之以广西的作曲、演员中坚力量,实现了编、导、演、音乐、美术人才的全方位优化组合,保障了作品质量。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也评价,《柳柳州》是“最广西”的舞台演出,演员也全部来自广西本地。这对于中国歌剧创作来说,是壮举,也是创举。
十年栽树已成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柳柳州》实现了“最广西”的呈现。依托长期深耕本土的艺术人才资源,《柳柳州》突出了编、导、演、音乐、美术人才的全方位本土化创演架构,实现了地方文化艺术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中国民族歌剧“广西造”的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柳柳州》剧照
[责任编辑:东方编]